????

欢迎访问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当前所在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三江译源讲坛”第7期: 如何实现SSCI国际发表的零突破

1110日,外国语学院三江译源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第7期顺利进行。本次讲座特邀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王峰作主题如何实现SSCI国际发表的零突破的线上学术讲座。会议由学院院长李增垠教授主持,学院专业教师及研究生共80余人参与了讲座。

首先,王峰教授讲解了翻译学和文学研究的期刊分布和投稿策略,并提供了具体的期刊信息和使用方法。例如4个助力SSCI发表的学术工具Web of Science期刊列表查询收录的期刊;Semantic Scholar免费AI驱动的科研文献检索工具;Connected Papers以文献关联图谱形式展示目标论文的前置研究衍生研究,辅助梳理文献脉络Base学术检索支持高级检索,可筛选开放获取文献及多种文献。

随后王峰教授详细讲解SSCI发表的小目标实施路径提出以模仿为核心的SSCI论文写作的六个步骤一是确立选题:锁定本领域重要期刊,以期刊偏好定选题方向;二是寻找文献:限定在SSCIESCIA&HCIScopus收录期刊范围内,按由远及近逻辑检索;三是提炼思想:梳理文献的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方法、结论,并建立文献间的关联;四是模仿语言:学习论文各语步的地道英语表达;五是二轮文献:确定核心研究问题后扩大检索范围;六是打磨语言:按语步模仿完成初稿后,邀请母语者润色语言。

王峰教授还提出论文写作需兼顾语言规范研究逻辑分三个层面落实宏观层面匹配领域主流理论与工具;中观层面聚焦语篇策略(文献综述如何衔接核心研究问题);微观层面模仿学术语篇的元话语、报道动词比如区分claim, note, purport, assert词的用法

最后王峰教授总结了发表过程的核心原则国际学术发表是社会建构的过程,需契合期刊与学界的认知逻辑;选题匹配期刊方向、研究设计合理、逻辑论证严谨,是避免“desk reject”的核心前提;收到外审意见后,建议结合专家会诊与自我反思修改,珍惜退修机会;学术英语写作是外语学习者的终身学习目标;初级学习者需同时模仿语言表达研究设计,逐步向研究创新过渡。

讲座尾声,王峰教授对师生在国际发表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一一做了解答。此次讲座为学院师生提供了SSCI国际发表的清晰路径、实用工具和方法,有利于提升科研能力和国际发表信心,助力无SSCI国际期刊发表经验的师生实现国际发表零突破。

 

 

 

【专家简介】

王峰,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同济大学文学博士、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语料库翻译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文体学、彩事学、学术英语研究。山东省泰山青年学者、山东省首批人文社科青年团队负责人、国际韩礼德语言学研究会秘书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文旅部重点项目1项、省哲社3项、“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横向课题2项、校级课题多项。发表CSSCI、SSCI、A&HCI 收录论文40余篇。

 

供稿:MTI教育中心

照片:李冰冰

上一篇: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倡阅读·塑学风”读书系列活动第九期

下一篇:外国语学院党委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